最新消息

首頁>最新消息>政府宣導殯葬相關措施>內政部編製之「喪禮VS. 人權 干誰的事?」

2021-01-22 內政部編製之「喪禮VS. 人權 干誰的事?」

死亡是人生必經的歷程,但是遇到喪禮時,國人往往因恐懼或忌諱而避談。內政部最新推出的《喪禮VS.人權 干誰的事?》小手冊,挑戰這個禁忌話題,邀請民眾一起思考傳統喪禮是否合乎現代的人權觀念,以3個案例故事結合插畫,深入淺出地闡述現代國民喪禮中「殯葬自主」、「性別平等」、「多元尊重」3大核心價值。

喪禮應該如何安排,才能兼顧亡者遺願和家屬心意?王老先生生前曾表示身後要火化並以灑葬方式處理,但因為沒有預立遺囑,家人因擔心影響前途運勢,最後未遵從王老先生遺願,還是選擇為王老先生火化、進塔。這個故事提醒我們「預囑身後事,人生不遺憾」,而家屬也應儘量尊重亡者生前的自主決定。

未婚女兒死後名字可以寫入家族牌位嗎?小鳳年輕時幫忙父母扛家計,終身未婚,傳統上雖有未婚女性不入家祠及寫入祖先牌位的作法,但是家人討論後認為,小鳳生前為家人無私奉獻,未來不論入祠或入牌位,不但不會減損家人福分,還會繼續庇佑家人平安。這就是「親情無差別,有愛最圓滿」的體現。

家屬對喪禮有不同意見時,該聽誰的?菲律賓籍的瑪麗雅,因夫婿阿中的一場意外而天人永隔。她想依丈夫的遺願舉辦天主教追思儀式,但是家人沒有和瑪麗雅商量,仍選擇為阿中舉辦傳統的喪禮儀式。想想看,多元社會裡,家族成員的信仰或許不同,如果喪禮的過程可以有多一點的「民主與包容」,多一點的「傾聽與協商」,是不是可以家人更貼近,彼此更溫暖。

內政部呼籲,「學習看待死亡」是我們共同的人生課題,每個人都可以突破傳統殯葬思維,建立殯葬自主意識,在生前預為規劃身後事,對於不同性別、族群、宗教的家人,都願意秉持尊重差異、傾聽包容與溝通協商,期望透過圓滿的喪禮讓亡者安息、生者安心。《喪禮VS.人權 干誰的事?》小手冊共印製3,000冊,已分送各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所屬殯葬管理處(所)及各地葬儀商業同業公會,免費提供索閱,另有電子書提供下載,歡迎至內政部全球資訊網(http://www.moi.gov.tw/)下方公告專區瀏覽查閱,或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網(https://mort.moi.gov.tw/frontsite/cms/downAction.do?method=viewDownLoadList&siteId=MTAx&subMenuId=604)下載檔案。

TOP